《北方》
【背景知识】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这是艾青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20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一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阅读指导】
1、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于 1938年初,是诗人艾青接触了北方广大的农村现实之后的作品。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亲眼目睹了这块土地上所发生的一切,这给诗人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灾难深重的忧虑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这块神圣土地的深沉而执着的爱。
诗前小引中“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的是端木蕻良,作者因这个生长在北方的诗人的一句话引来一首情真意挚的抒情诗篇。“北方是悲哀的”,这是诗人的情感指向,也给全诗定下了调子——优郁、悲哀、沉重。
作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节),写出了北方寒冷、萧条的景色和作者内心深处的悲哀。也许诗人是被北国风光的粗犷和苍茫所感染,他的笔触更增加了苍凉和悲壮的气氛。第1节,是对北方冬景的描写,诗人选取的都是灰暗的意象,无论是“暗淡的灰黄”的沙漠风,还是“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无论是“孤单的行人”,还是“有悲哀的眼和疲乏的耳朵的畜生”,都是一片悲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严寒、肃杀相互映衬,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第2节,诗人并没有因此罢手,而是在这些苍凉之上又进一步累加,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和惶乱的雁群.作者强调的是“不安”,是“悲苦”,是“逃亡”,在这些灰色阴郁的色调中,诗人的心是如此的沉重,因为他描述的并非别处,而是自己的祖国,心痛之极可想而知。所以,第3节可以看做是对前面两段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诗歌的第4节构成了第二部分。前面诗人对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如此灰暗,而这一部分以“而我/——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突然转折,这是一个大逆转,正因为爱得深,才伤其痛,也正因为伤其痛,才爱得深,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之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的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和自豪的祖国,他是多么希望自己的祖国尽快地摆脱这场灾难.从此不再悲哀啊!
这首写于抗战初期的诗歌虽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号召人们去战斗,但在诗的结尾处.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祖国抱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这样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永远不会灭亡,这在当时抗日战争的背景下是有振奋和鼓舞的作用的。
从艺术上讲,这首诗结构严谨,前后两部分互为衬托,情感起伏跌宕,诗中的形象复杂丰富,语言朴素明朗,节奏鲜明,富有韵味。就在创作《北方》的同一年末,艾青又创作了著名的诗作《我爱这土地》,后者是前者的浓缩,同时又是前者的拓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对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有着高度责任感的诗人的崇高品质和美好心灵。
艾青是一个真正属于祖国和人民的诗人。
2、写作特点
本诗是自由体诗,没有整齐的段式和统一的韵脚,在表达上不受拘束,散文气息很浓,但在节奏、画面、情感等方面诗的质素仍然十分鲜明:
①诗的语言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与衔接,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上适当的反复,全诗产生了一种内在的旋律。
②诗人以他画家的感受力,敏锐地观察、艺术地展示了大自然的景观,并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对色彩、光线、形体、动态的捕捉,都十分形象、生动、准确、传神,从而把自然景色诗化了。
③回荡在这画面、节奏中的,有一种强烈而深沉的对祖国北方土地和人民的挚爱,正是这种真挚深厚的感情的浸润和流贯,成为了该诗的最重要的质素。
【思考探究】
1.阅读全诗,找出反映诗人情感指向或者说是奠定该诗情感基调的一句话。你认为这句话奠定了该诗怎样的情感基调?
明确:
北方是悲哀的。
忧郁、悲哀、沉重。
2.找出作者所选取的意象,说说这些意象都带有怎样的色彩,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
意象:“暗淡的灰黄”、“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悲哀的眼”、“疲乏的耳朵的畜生”、“干枯的小河”、“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惶乱的雁群”。
色彩:灰暗。
这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这些景象与冬季的肃杀相互衬映,成为当时中国现实的真实反映和象征。
3.这些意象都集中在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那第三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是对前两节的总结和概括,也就是说北方正处在“灾难”、“不幸”、“贫穷”与“饥饿”之中,其实北方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景象就是当时中国的命运,是中国灾难深重的历史的命运。
4.诗文的1、2、3小节将北方景象渲染得如此冷酷、黑暗,以叙述黑暗现实为主,那第四小节作者主要以什么为主?
明确:
抒情。诗人用了三次重复“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让读者感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富有震撼力的声音,前面反复的强调和渲染都在这里得到了反衬,在强烈的对比中,诗人看到了伤痕累累的祖国,但也在意识深处感到这也是曾经让人骄傲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