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学改革中无论彩用哪种方案有一点是肯定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怎么提高呢?我想那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教学中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更有兴趣、更主动的去思考,去寻找发现知识。怎么样让学生“动”起来呢?我想“提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几点是我在“提问”上的粗浅总结。
1、激发兴趣发问
因为兴趣是鼓舞人们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学生认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为此,用质疑问难来引发兴趣,就可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就会产生吸取知识养料的要求。 怎样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要求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学生急需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能让学生推陈出新的问题。
例如:《斑羚飞渡》中便可设问,“斑羚原是陆地上跑的动物,怎么会飞渡呢?”又如:《驿路梨花》中可设问:“荒山中一座没人住的给路人带来温暖的小屋的主人到底是谁?同学们又是怎么看的?我们的标准(根据)是什么?”这样学生便马上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注意力便高度集中,马上在文中寻找自己急于知道的答案。 2、设置悬念设问
这种方法主要是提出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期待的情境,用悬想后事如何演变以造成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心理,使他们带着一种心理的期待情境从事学习以增强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夜走灵官峡》中,我把课文的一、三部分先上,然后问第一部分中提到环境恶劣,不宜夜行,但在第三部分却毫不犹豫冲进风雪中,到底是什么事使他改变了主意呢?引出第二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了起来,效果不错。
3、分解疑难发问
分解设疑法使用的好处是把一个大问题进行分解,按照人类认知的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学习情绪饱满而轻松地把问题解决掉。例如《济南的冬天》中设计这样 一组问题:1、“为什么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因为济南的冬天的雪景很美。2、济南的雪景有何美妙之处呢?——山村卧雪及小山坡披雪的情景美妙。作者又是如何写美景呢?
4、深入设疑法
深入设疑,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般的问题上再深入一层思考,在平凡的问题中,求得更深刻的认识,以燃烧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如文言文《周处》的思考题中这样一个问题:“他(周处)在乡里为害之大,是怎样写出来的?”这只要稍加点拨就能知道是用侧面写法描写出来的。对此,我们还可再深入设问: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从逆推法看,如果不侧面描写,便须正面描写,正面描写就必须详写周处的凶强,那么文章的详略与中心是否一致呢?又如《孔乙已》中,孔乙已的不幸和不争,同学们很容易把握,但这只是表象,我们可以深入发问孔乙已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思考分析,说明悲剧的实质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封建社会的“杰作”。
5、激发联想发问
学会联想,能使人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教师提出些疑问,引发学生的联想,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既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又有助于学生从新的角度理解把握文章的主题。例如《吾家有女初长成》中可以设问:如果“我”做母(父)亲会怎么做,“我”会从文中母亲身上学到些什么吗?或如果“我”是文中的女儿,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有哪些会满意,有哪些会不满。这样的设问,充满新奇趣味,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的热情,也能从自身体验的角度上感悟文章的主题。
6、比较发问
比较就是将两项或多项事物通过类比或对比,揭示出异同,探索其间之联系和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用这种方法设问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事物的个性,概括共性,发展认识。还可以从横向和纵向比较中拓宽问题广度和提高深度,开拓思路。例如上《猫》就可以问:三只猫有什么异同,为什么“我”对三只猫的情感不一样?最后明确:前两只猫都活泼漂亮,它是“我”的宠物,一旦万亡失,我伤心难过;第三只猫不活泼不漂亮,它是“可有可无的”,因而我对它有偏见,甚至冤枉它,把它打伤致死,最后因为自责而难过,最终揭示中心。
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起来,切实体现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是初步的,也是关键的。说它关键是因为一切教学模式如果学生没有动起来,它是不可能成功的;说它是初步的,是因为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师问生答”的水平,因为这样学生还不是主动的。我认为我们最终要达到学生“自问自答”的高度,只有达到这一步,那“主体”才是确确实实、完完整整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