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作家简介:
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以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辩证法研究》、《帛书五行篇研究》、《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蓟门散思》、《庞朴学术文化随笔》等。
【阅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
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做出分析。
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开头从总结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入手谈利用“过去”的重要。这里所说的一个多世纪,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所说的“社会试验”,就是指仁人志士们的救亡图存运动,从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纪末的反思之中,中国人明白了“过去”的意义。作者用正反对照的方式,指出正确审视过去的必要性。文章中所指出的“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等,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左倾思想泛滥时提出的口号,这些口号,或是割裂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某些论述,予以随心所欲的引申;或是主观主义的估计和评价,但其思想源头和过去,特别是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有关。
接下去,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带出了“传统”一词,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
在这部分的结尾,提出了传统和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仍然是从正反两面来论述的。最后,对思想学术界以及其他方面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混同起来的现象,提出批评,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蜜蜂”和“蜂蜜”的区别,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是相同的,语序不同,内涵更不相同,也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
从经验范围内的“过去”,谈到人们并非完全理解的“传统”——“文化”,切入论述的中心,带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逐步进入学术层面。
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
首先,对“传统文化”这个概念进行界定:(1)从“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的关系方面进行分析。有别于语法分析,前者于后者是修饰关系,“文化”是中心词,意味着落点是文化;(2)从时间和空间方面去界定,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相对应;(3)内容上指“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这个长短语,从语法关系上看,是偏正短语,落脚在“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上,是可睹的,可以言说的;(4)包含的成分,作者举例加以说明。实际上,是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对于概念加以界定。
然后分析传统文化的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在概述以后,讨论如何理解时代性和民族性的问题。时代性是指文化是应运而生的,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管是怎样变化,变化的程度有多大,只要是存在过的,便都是传统文化。因为既然是存在过的,就必然会有影响,这种影响,隐性的或显性的存在,就成为民族性,即文化中带有民族特征的因素。
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
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和上一部分不同,主要用了比较的方法,即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前者是有形的,或者说是可以名说的,而后者是不可捉摸、难以名说、无所不在的,这些是从其表现形态方面来说的。接着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一是实践性,一是体现出来的形式——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说得明白一点,就是民族精神。
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共同生活,即共同的生存环境把本民族的人连接到一起,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共同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共同的园地;民族共同语言成为他们共同的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形成意识、表达愿望的工具。作者先从正面阐述,接下去,从反面来谈,就是说在这个生存环境中,无法导出的方式、方法或无法表述的意念、思想,是不会融入民族共同心理中的。最后小结,民族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为全民族所共同崇尚的才能构成文化传统。
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这也是文化传统的特点之一,是就其所起的作用而言的。惰性,并非完全是否定的成分,它起着制约、整合的作用。文化传统有着稳定的一面和变动的一面,但这种变动是缓慢的。
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一种文化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就会发生变化。文章描述了交流到变化的全部过程(惊奇、观望、攻讦——学习、交流、消化、吸收、整合),指出变化带来的结果。对于这种结果,作者说得很有意思:“虽然未必面目全非,但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这一部分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所谈到的各个问题彼此相关,作者论述时,一环套一环,逐步深入,引向问题的核心。从文化传统的本质,谈到了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文化传统的稳定性和变异性、导致变异的原因、文化传统的评价、民族的文化传统与超民族超历史文化的关系,等等。像是信口而谈,由于所谈的问题前后有较强的逻辑联系,弄清楚后面的问题,必须以前面的问题为基础,因而显得有层次、有条理。
第四部分(第18-23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
文章把这两重属性形象地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我们应该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作者针对两种简单化的理解,提出批评。一种把传统视为服装,而服装又以入时为美,因而抛弃传统,从本质上看,这是将传统看成包袱;一种把传统视为文物,对待文物应“惟古是尚”,根本不敢碰,这是因为惰性在起作用。进而分析了导致这两种看法形成的认识论上的根源,用比喻和比较的方法,为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说法作解释,肯定了传统的内在性——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是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的。这样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最后,再一次将传统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指出传统是必然随着时代而变化、演进。
这一部分是综合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而论,批评了错误倾向,分析形成这两种错误认识的根源,指出我们应该怎样辩证地看待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作为学术论文,它的根本要求就是持论的严密性。为了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用了解释、比喻、正反对比等方式。如第22段谈传统的两重属性,“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为它非时装。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的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它无法随手抛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打算自戕或自杀”。第一句是从正反两面来谈的,第二句是进一层用比喻和比较的方法来谈,第三句是用判断的方式下定义,第四句用了排除的方法,指出非此不可。
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除可读性。可读性就是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的文采追求和通俗表述。作者注意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句式的变化,整句与散句的组合。如第六段,“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阙,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大体相同的句式,组合在一起,连绵而来,读起来很有气势和节奏感。再如第二段“那个在以往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了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相当长的短语,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纬度之中去审视,揭示出它的实质和作用。再如以“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两者同样语序组合不同导致概念内涵发生差异,极好理解,又觉得饶有风趣。
从表述方式的角度看,本文又可以看成是关系性议论文。作为这种类型的议论文,要分辨两种事物或概念的区别,弄清两者的关系。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只是词的组合的次序的差异,应用起来容易混淆是很自然的,本文将分别解说和综合解说结合起来,富有辩证性。